何為BIM?
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,即“建筑信息模型”。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,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,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。實際是一個建設項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表達,是一個可共享目標項目數字信息的資源平臺,可為各參建方協同共享信息數據,為該項目從設計到拆除的全壽命周期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。
基于BIM技術為項目管理和咨詢服務提供如下支持:
BIM具有可視化、協調性、模擬性、優化性、可出圖形等五個特點,這些特點使得以BIM應用為載體的項目管理信息可達到“三維渲染,宣傳展示”、“快速算量、精度提升”、“精確計劃、減少浪費”、“多算對比、有效管控”、“虛擬施工、有效協同”、“沖突調用、決策支持”等目的,從而提升項目建設生產效率、提高工程質量、縮短工期、減低建造成本。具體如下:
(1)方案優化:運用BIM可視化技術對工程進行模擬建造,可視化交底,實現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、大大減少建筑質量問題、安全問題、返工和整改問題。結合BIM三維和四維的結合,按照施工計劃模擬施工過程,對模型和計劃進行檢查和調整,優化施工計劃方案。
(2)三維空間管理:應用BIM技術對空間進行可視化管理、分析空間的使用狀態、實現空間投資的最高回報率。
(3)管線綜合:利用BIM的三維技術在前期可以進行碰撞檢查,優化工程設計,減少在建筑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錯誤損失和返工的可能性,而且優化管線排布方案。
(4)施工進度模擬:利用BIM 4D應用,按照工程項目的施工計劃模擬現實施工過程,在虛擬的環境下檢視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,優化施工計劃過程,完成進度控制。
(5)工程量計算:BIM數據庫的創建,通過建立關聯數據庫,可以準確快速計算工程量,大幅提升施工預算的精度與效率。
(6)數據協同管理:通過BIM技術,將建設生命周期中各階段中的相關信息進行高度集成,實現信息數據共享,大道協同設計、協調管理、協調交流的目的,大大減少了整個建筑過程中各參建方的協調量和協調難度。
(7)設施運營維護:運用信息化技術增強資產的監管力度、降低資產的閑置浪費,從整體上提高業主資產管理水平。建立設施設備基本信息庫與臺賬,定義設備的保養周期,建立維護計劃和運行記錄,對設備進行有效的過程化管理。具有應對火災、非法侵入、自然災害、重大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故的應急長效防范體系,如火災報警系統、安保系統等。